特朗普关税大潮下,企业如何以离岸公司为盾,破解税务困局?

2025-04-18
图片




特朗普政府对华关税政策正编织一张愈发严密的网。34%的“对等关税”叠加20%的芬太尼特别税,使中国输美商品综合税率飙升至54%。这不仅是数字游戏,更是对供应链的精准打击——汽车、半导体等关键领域首当其冲,跨境电商的低价策略优势被关税洪流冲散。企业若固守传统模式,利润空间将被持续压缩,甚至被迫退出部分市场。


图片

4月2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签署关于所谓“对等关税”的行政令。

图片来源:新华社


目录



一、离岸公司助力全球化税务突围

二、供应链重构

三、平衡税务优化与法律风险

四、离岸公司注册流程

五、结语




01

离岸公司助力全球化税务突围

TranzVision

图片


TranzVision

迅世環球

在合规前提下,离岸公司正成为企业税务优化的关键工具。其核心价值在于重塑利润归属逻辑:


转让定价的合规艺术:山东某机械企业通过新加坡离岸公司重构供应链,将中国工厂生产的设备以“成本价+5%”售予离岸公司,再以市场价出口美国。这一操作合法降低中国端利润基数,从而规避关税与所得税的双重夹击。


税收协定的网络效应:开曼-荷兰-美国的“三明治架构”堪称经典。荷兰子公司作为中转站,利用荷美税收协定将股息预提税从30%降至5%,但前提是荷兰实体需具备真实办公、员工及业务活动,避免被穿透架构。




02

供应链重构

TranzVision


图片


TranzVision

迅世環球


在关税重压下,离岸公司通过转让定价实现利润归属再平衡。例如,中国制造企业可将货物以“成本+合理利润”售予新加坡离岸公司,后者再以市场价出口美国。此举既压缩中国端利润基数(降低所得税与关税双重压力),又通过离岸公司积累海外利润,但需严守OECD“独立交易原则”,避免被认定为利润转移。


为规避对华高关税,部分企业也可通过离岸公司在东南亚、墨西哥等地设厂。例如,隆基绿能借印尼新能源政策布局光伏制造,既贴近市场需求,又享受区域贸易协定红利;华为在哈萨克斯坦建设5G工厂,既响应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又降低供应链对华依赖。这种“离岸注册+本土运营”模式,成为突破关税壁垒的实体抓手。


图片


未来,企业亟需积极构建“中国研发+东南亚制造+欧美物流”的全球化三元供应链,其核心在于通过地理分散化与功能模块化,实现关税压力的“风险对冲”。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中枢,虽面临关税挑战,但凭借人才与技术积累,仍承担高附加值环节(如研发、精密制造);东南亚(如越南、印尼)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与区域贸易协定(如RCEP),成为规避对华关税的“制造跳板”;欧美则通过本土化物流与仓储(如亚马逊FBA、海外仓),缩短交付周期并降低直邮关税成本。




03

平衡税务优化与法律风险

TranzVision

图片

TranzVision

迅世環球


特朗普政府的GILTI规则(全球最低税)与反避税调查,要求离岸公司必须具备实质经济活动。企业需要避免空壳风险:配备专业董事、建立真实业务记录、定期召开股东会议。同时,通过投保政治风险保险(如MIGA)、利用远期合约对冲汇率波动,为税务突围战略加上“安全阀”。


并且要注重反洗钱合规性,建立可审计的财务记录,杜绝为非法资金提供通道。具体可参考:离岸公司反洗钱合规指南:欧盟AMLD6、美国CTA与FATF框架下的金融透明度核心要求






04

离岸公司注册流程

TranzVision

图片

TranzVision

迅世環球


  1. 选择注册地:如开曼、BVI、新加坡、香港等。

  2. 核名:提交拟用公司名称,确保不与现有公司重复。

  3. 准备材料:按注册地要求提交股东、董事身份及地址证明等文件。

  4. 提交申请:通过注册代理人或代理机构递交注册文件。

  5. 政府审核:通常需1-2周,部分辖区可加急。

  6. 领取文件:包括公司证书、章程、股东名册等。

  7. 后续备案:如需开户或税务登记,按当地法规办理。




05

结语

TranzVision

图片

TranzVision

迅世環球


特朗普关税大潮下,离岸公司不再是简单的“避税工具”,而是企业全球化战略的“战略支点”。在合规框架内,企业需以离岸公司为盾,结合供应链重构、技术输出等策略,将税务压力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契机。唯有如此,方能在全球贸易博弈中占据主动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
阅读1
分享